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頸源性頭暈頭痛|註冊物理治療師 陳業朗 Leon

個案分享:
前陣子有位大學生病人來求診,因為經常使用電腦做功課後感到頭痛及頭暈,於是到政府的普通科門診求醫,食過止痛藥但藥效過後問題仍然持續。然後經轉介到腦神經專科求醫,即使透過腦部電腦掃描亦未能找到頭痛及頭暈的成因。
他來到我們診所評估時,發現他枕下肌肉 (Suboccipital muscles) 、兩邊肩提胛肌 (Levator scapulae) 以及頸椎第一二節之間的關節都十分繃緊。
首先,我們以針灸、刮痧及手法「啪骨」治療幫他放鬆肌肉。
然後,發現他深層頸屈肌 (Deep neck flexors) 及兩邊膕繩肌(Hamstrings) 發力不足,接着替他做針對性啟動以上肌肉的運動。
最後,用手法治療和伸展運動幫他打開胸椎的關節,幾堂治療後他頭痛頭暈的症狀巳經好好多了。

枕神經線受壓導致頭痛症狀

啟動深層頸屈肌的運動

手法治療 以放鬆頸椎關節

今時今日的香港人經常使用電腦工作,放工又做「電話低頭族」,頸椎關節容易因負荷過大而出現頸痛的不適。除了頸痛以外,頸椎關節受壓有時更會導致頭暈及頭痛問題。 後枕的頭痛通常因為枕下肌肉繃緊而擠壓枕神經 (Occipital nerve),而前額的頭痛就通常是因為頸椎第一至第二節的關節過度受壓,令到腦部誤以為是由負責額頭感覺的三叉神經眼部分支 (Ophthalmic branch of trigeminal nerve) 所發出的痛楚訊息。
如果頭暈或頭痛時常伴除肩頸酸痛,看過醫生排除了耳水不平衡、腦神經系統、心律不正或者其他內科的原因後,就很可能患上「頸源性頭痛及頭暈」了。
 
治療上透過針灸、刮痧、手法治療及衝擊波去放鬆返頸椎的肌肉及關節,然後透過評估找出身體上有什麼肌肉發力不足而增加頸椎的負荷,再做針對性的肌肉鍛練,就可以長遠地改善該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