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中醫︰4招改善下半身水腫
2021 年06月21日
上一次提到下肢容易水腫可以有不同原因(詳見︰中醫︰4個主因導致下半身水腫),今次建議一些簡單保健方法給大家參考,希望幫助讀者們改善下半身水腫問題。
(一)健康飲食習慣
避免生冷寒涼的飲食,如冷飲,雪糕等。另外,濃味食物,尤其是鹽分高的食物,都容易導致下肢水腫。
(二)避免長時間站立和翹腳坐
如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,建議可以穿着壓力襪,又或是回家後把雙腳抬高。可以靠牆躺下,雙腿抬高與上半身水平成90度,大約5分鐘。如果腰部有不適者,可以平躺在床,墊高雙腿30度左右。
另外亦要避免翹腳坐,導致盆骨不正以形響下半身循環。
(三)按摩4穴位
適當按摩以下4穴位,雙下肢每個穴位按摩3分鐘,可改善下肢腫脹的情況:
1.足三里:在膝蓋下外側3寸約4橫指凹陷處。
2.陰陵泉:脛骨頭端的內側凹陷處。
3.地機:小腿內側,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,陰陵泉穴下3寸。
4.三陰交:內踝高點上方4橫指位置。
(四)平常多喝保健茶
脾虛濕重:生薏米,熟薏米各15克,太子參10克。
腎陽不足:黑豆20克,陳皮6克
氣血瘀阻:黃蓍10克,丹參6克
以上3款茶都是用1000ml 水煮至800ml(大約20分鐘左右)放溫飲用,針對不同體質,有補氣利濕,利水消腫作用。
王珺
註冊中醫師
文章轉載自: MEDcentra 醫信滙
ARIIX 康沛
此分類沒有商品